發布時間:2021-02-25 | 瀏覽:13910
內容摘要:近日以來,從廢紙、原紙到紙板連連提價的動作來看,造紙行業似乎迎來了2020年第一波漲價潮。
北極星大氣網訊:近日以來,從廢紙、原紙到紙板連連提價的動作來看,造紙行業似乎迎來了2020年第一波漲價潮。
具體而言,據中華紙業網數據顯示,2月17日全國廢紙價格***高上調50元/噸,其中華東、北部、西部地區部分紙廠價格普遍上調30-50元/噸;此外2月18日全國各地廢紙報價***高上調50元/噸,逾30多家紙企提價,其中玖龍、理文等大廠領漲;而截***2月19日,華東、華南地區部分紙廠廢紙價格普遍上調50-7元/噸,春秋紙業、平安紙業等紙企調價。
此外,需要指出的是,在這一波漲價潮中,玖龍紙業位于沈陽、天津、江蘇、東莞、重慶的廠房平均每噸銷售單價均提價50元。理文造紙位于江蘇、東莞及重慶的廠房亦有相若的提價,但位于江西的廠房本周升幅則為30元。
基于上述數據,可以看出,2020年造紙行業的第一波漲價潮來的可謂是比較猛烈,范圍之廣,幅度之大皆超出外界的想象。
不得不說的是,對于這一波紙業漲價潮的襲來,外界皆認為是不可避免的現象,但這對于造紙企業而言不一定是一個好消息,即在疫情還處于未被完全控制期間,復工延期成為多數企業的發展常態,而“復工難”一旦發生,便使得造紙企業陷入“左右為難”的境地——上游原材料頻頻提價加劇成本上升,下游需求增加導致供不應求。
簡而言之,廢紙價格上調對于造紙企業而言,可不算一個好消息,因為隨之原材料價格的上漲,這意味著其成本要有所增加了,反而會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其利潤空間。
疫情之下紙企將面臨哪些變與不變?
眾所周知,造紙工業是我國重要的輕工制造行業,行業年總收入超過8000億元,與包裝、物流、印刷、居民生活等諸多領域密切相關。其中,主要的紙制品按主要原材料來源,可分為廢紙系和漿紙系兩大類;按產品功能用途,可分為包裝紙、文化紙、生活用紙、特種紙和其他五類。
近年來,在環保趨嚴、2018年甚***出現多年未遇的負增長,以及我國將于2021年附近完全禁止外廢進口等因素的作用下,造紙行業出現了一些深刻且長期影響行業發展方向的重大變化——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過渡以及纖維原材料全球循環體系重塑,從而推動行業向產能結構優化、上游和海外布局成為新趨勢等方向發展。
而按照此前多數機構的預期來看,不出意外,2020年將是造紙行業盈利能力向上修復的一年。
但令人沒想到的是,2020年伊始,便從武漢殺出了一只“黑天鵝”——新冠病毒肺炎,其影響之深遠甚于當年的非典,由此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,而造紙行業也不能幸免。
不過,需要指出的是,復盤SARS期間造紙行業情況,不難發現,造紙板塊業績主要與自身行業周期相關,受疫情影響較小。而這也就是說,新冠病毒疫情對整個造紙行業影響不大,其整體發展仍保持向上修復的趨勢。
具體而言,造紙行業在輕工中受影響較小。據相關研報顯示,春節后開市***2月12日,造紙指數累計下跌5.74%,在輕工行業中表現僅次于文娛用品。其中,生活用紙公司中順潔柔受疫情影響***小,股價節后快速反彈并創出新高,甚***跑贏滬深300。
此外,包裝紙受疫情沖擊***大,但疫情有望加速行業洗牌。據了解,雖然多地政府規定2020年2月10日起(湖北地區2月14日)恢復生產,但截***2月11日箱板瓦楞紙市場多數企業仍未恢復生產,而直到2月19日僅只有少數企業恢復生產。不過,疫情期間較長時間的停工,會使得部分中小企業現金流可能出現危機,有望加速中小資質的企業退出,推動龍頭市場占有率提升。
而文化文化紙和生活用紙方面,由于需求仍保持常態,因此受影響較小。據了解,印刷品方面,圖書***購買渠道可由線下轉為線上,因此其印刷量受影響較小;教材方面,受開學推遲影響,教材印刷或有延遲,但用紙量仍有保障。生活用紙需求剛性較強,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小。疫情導致人們搶購生活用紙等必需用品,囤貨增加了短期銷量,對全年的真實需求影響不大,更多可能出現季度性的小幅波動。
綜合上述種種,可以看出,疫情之下,雖然包裝紙、文化文化紙和生活用紙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,但造紙行業的整體向上修復大趨勢還是可以保持的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,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。
? 2022 ce114.com 版權所有:福建騰媒傳媒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:4000-597-400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閩B2-20200538
ICP備案/許可證號:閩ICP備2022014755號-2 商標注冊號:35309124